学科前沿交叉课程的每个模块都将聘请该学科领域的院士或大师开展讲座引领。新材料技术模块邀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李泓研究员做《高能量密度电池技术路线分析》的讲座课程。
讲座时间:2018年12月25日下午16:00-17:30。
讲座名额:限100个名额。
报名方式:登陆研究生管理系统“研工管理”-“个人活动报名”板块,根据不同的时段进行在线报名。
讲座地点:中关村研究生楼101
报名时间:2018年12月19日10:00-16:00。
报名须知:
1、仅允许选修了新材料技术模块的学生报名,采取先到先得的模式,报名不分校区。
2、若跨校区报名,请自行解决交通问题。
3、此次讲座将全程录播,未报上名的同学请采取观看视频的方式进行学习。视频地址另行公布。
【李泓研究员简介】
李泓,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92年兰州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本科毕业,1995年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化学专业硕士毕业,1999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毕业。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固态锂电池、电池失效分析和固态离子学。合作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引用18000次;授权专利50余项,专利转让价值超过4亿元。目前为科技部、工信部、科技委储能方向责任专家。创办天目先导、北京卫蓝新能源、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等企业,负责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和北京怀柔清洁能源测试与研发平台。
高能量密度电池技术是国家战略高新技术。本报告根据热力学计算结果分析电化学储能体系里具备较高能量密度的电池体系。以关键材料研究为基础,进一步分析高能量密度电池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背后涉及到的关键科学问题。介绍中国科学院在相关方向的研发进展,并预测了我国高能量密度电池发展的技术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