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工科研究生的数学与理论探究能力,增强工科研究生的学术发展“后劲”, 11月16日下午,太阳成tyc7111cc组织召开了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1+N”模式研讨会,培养处副处长陈旵明主持研讨。太阳成tyc7111cc副院长唐胜景、数学学院副院长蒋立宁、宇航学院副院长龙腾、机械与车辆学院副院长何洪文、自动化学院副院长邓志红以及信息与电子学院主管研究生教学的老师参加了研讨会。
蒋立宁介绍了硕士和博士数学公共课程设置及为工科研究生提供的基础性数学知识模块等情况。从搭建基础性、应用性、实践性、前沿性、交叉性的数学课程,按知识难度和深度梯级设置课程,贯穿衔接本、硕、博三个层次等方面,介绍了“1+N”授课模式的构想,其中“1”为数学知识与理论,“N”为各类工科数学应用实践。并提议构建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梯级弹性体系,将课程分为基础理论层面和应用层面,采用“数学+多工科”模式,由数学学院和专业学院合作教学,更好的满足工科研究生专业研究的数学知识和能力需求。
何洪文提出各学院应结合各自的专业特色及工程背景提供教学案例,并进行汇总,作为数学课程教学的辅助材料;龙腾提出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术方向和研究课题自主选择不同的数学教学模块学习;邓志红提出可将各学院同类课程教学任课教师纳入到这个教学体系之中,并采用数学学院教师与专业学院教师联合授课的方式,同时注重做好中间的衔接工作。
唐胜景在讲话中指出,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做好工科研究生数学教学的顶层框架设计,针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数学基础和能力素养存在的不足,并将工科研究生数学类课程改革作为研究生教学改革的重点项目进行谋划与创新,以建设研究生数学一流公共课程体系为目标做好各学院的交叉融合,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夯实基础。
会议明确了下一步工作要求:确定各工科学科对研究生数学类课程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分析统计学院内部开设的数学类课程;提供本学院可参与研究生数学课程“1+N”模式的人员名单。会议的召开将进一步推动工科研究生数学类课程教学的改革,并进一步推进研究生数学水平和学术能力的提升。
(审核:王军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