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学院 |
姓名 |
导师 |
专业 |
论文题目 |
1 |
机械与车辆学院 |
王聪 |
姜澜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基于电子动态调控的超快激光微纳制造新方法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及其验证 |
2 |
机械与车辆学院 |
张小青 |
王晓力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微涡轮发动机气体轴承-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研究 |
3 |
机械与车辆学院 |
董辉立 |
苑士华 |
车辆工程 |
油润滑渐开线斜齿轮摩擦动力学特性及疲劳寿命预估 |
4 |
光电学院 |
赵克 |
王茜蒨 |
物理电子学 |
双H型微石英音叉陀螺性能优化关键技术研究 |
5 |
信息与电子学院 |
鲁振兴 |
高梅国 |
信号与信息处理 |
双基地噪声雷达信号处理关键技术研究 |
6 |
计算机学院 |
杨青 |
牛振东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实体检索关键技术研究 |
7 |
物理学院 |
孙言 |
苟秉聪 |
物理电子学 |
类硼等电子序列高位激发态能级结构及其退激发过程的研究 |
8 |
材料学院 |
张文超 |
杨荣杰 |
材料学 |
吹熄阻燃环氧树脂机理及应用研究 |
9 |
化工与环境学院 |
谭国强 |
吴锋 |
环境工程 |
新型固态化锂二次电池及相关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10 |
数学学院 |
王丽 |
徐兴忠 |
应用数学 |
多重假设检验方法研究 |
11 |
管理与经济学院 |
张斌 |
王兆华 |
企业管理 |
产业链上企业协同减排机理与策略研究 |
序号 |
院系 |
姓名 |
导师 |
专业 |
论文题目 |
1 |
宇航学院 |
陈喜民 |
刘战伟 |
力学 |
磁阻式拉压一体化小型冲击加载与测试装置的研制 |
2 |
宇航学院 |
刘宁 |
苏煜 |
力学 |
铁电纳米多晶电-力学特性的尺寸效应和加载频率相关性研究 |
3 |
宇航学院 |
母云涛 |
于勇 |
力学 |
同心筒式发射装置气动性能优化设计 |
4 |
宇航学院 |
徐志阳 |
季葆华 |
力学 |
霍利迪节与钙粘附蛋白力学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
5 |
宇航学院 |
郑艺裕 |
王晓芳 |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
导弹协同作战制导与控制方法研究 |
6 |
机电学院 |
陈静静 |
郭保桥 |
力学 |
基于高速DIC方法的脆性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
7 |
机电学院 |
张清南 |
张晓伟 |
力学 |
铝蜂窝夹芯三明治板弹道冲击效应研究 |
8 |
机电学院 |
刘士龙 |
蒋志宏 |
机械工程 |
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非合作目标飞行器视觉追踪 |
9 |
机电学院 |
王盟盟 |
杜志明 |
安全技术及工程 |
气体发生剂及其燃烧气体成分测试研究 |
10 |
机电学院 |
李振华 |
任慧 |
兵器科学与技术 |
多孔材料为基的微纳米含能复合物研究 |
11 |
机电学院 |
孙帅 |
纪秀玲 |
兵器科学与技术 |
基于RBF方法的扑翼非定常气动特性数值研究 |
12 |
机电学院 |
王芳芳 |
王亚军 |
兵器科学与技术 |
CCTO/PVDF复合薄膜的制备及介电性能研究 |
13 |
机电学院 |
周海峰 |
马峰 |
兵器科学与技术 |
油井射孔段管柱对爆炸冲击载荷动态响应研究 |
14 |
机械与车辆学院 |
鲁佳 |
刘海鸥 |
机械工程 |
基于多信号融合的AMT重型越野车辆坡道起步控制策略研究 |
15 |
机械与车辆学院 |
王叶 |
陶刚 |
机械工程 |
大功率液力自动变速器换挡过程标定方法的研究 |
16 |
机械与车辆学院 |
王志斌 |
刘检华 |
机械工程 |
虚拟环境下基于物理属性的线缆布局设计与装配仿真技术 |
17 |
机械与车辆学院 |
谢绪秒 |
黄杰 |
机械工程 |
基于光滑整形技术抑制柔性系统振动研究 |
18 |
机械与车辆学院 |
徐乐 |
姜澜 |
机械工程 |
新型光纤传感器的加工与应用研究 |
19 |
机械与车辆学院 |
杨华蕊 |
王晓力 |
机械工程 |
表面织构及气油两相流对滑动轴承性能的影响研究 |
20 |
机械与车辆学院 |
周洽 |
闫清东 |
机械工程 |
车用大功率液力减速器电液比例充放液控制技术研究 |
21 |
机械与车辆学院 |
白泽宇 |
王国玉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复杂多相流动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
22 |
机械与车辆学院 |
李军 |
刘金祥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弹塑性状态下复合型疲劳裂纹扩展研究 |
23 |
机械与车辆学院 |
李瑞雪 |
黄英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涡轮增压柴油机平均值模型建模及模型校核方法研究 |
24 |
光电学院 |
陈廷爱 |
唐义 |
光学工程 |
平面光栅型成像光谱仪光学系统研究 |
25 |
光电学院 |
吴正明 |
刘娟 |
光学工程 |
高衍射效率均匀出射的全息平板显示系统的研究 |
26 |
光电学院 |
张昭 |
刘娟 |
光学工程 |
全息三维显示中器件对再现像影响分析及非均匀采样全息图 |
27 |
光电学院 |
吕丽君 |
李卓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IR/MMW波束合成关键技术研究 |
28 |
光电学院 |
覃顺 |
胡新奇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用于拼接式望远镜像差检测中的相位恢复方法研究 |
29 |
光电学院 |
余忠晟 |
辛建国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LD端面泵浦固体激光介质热致折射率分布研究 |
30 |
光电学院 |
ABDELAZIZ·SAAD 萨德 |
江毅 |
物理电子学 |
光纤白光干涉法及其应用的研究 |
31 |
信息与电子学院 |
李沫 |
徐友根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基于粒子滤波的视频目标跟踪关键技术研究 |
32 |
信息与电子学院 |
唐海波 |
孙厚军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W波段多通道多极化天馈技术研究 |
33 |
信息与电子学院 |
张福 |
曲秀杰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多波段图像融合算法研究与实现 |
34 |
信息与电子学院 |
丁海川 |
费泽松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基于随机几何的无线协作Ad hoc网络性能分析 |
35 |
信息与电子学院 |
冯帆 |
罗森林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基于VMM的Rootkit检测及防护模型研究 |
36 |
信息与电子学院 |
李娜 |
费泽松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分布式多点协同网络中的高效优化算法研究 |
37 |
信息与电子学院 |
李文智 |
邢成文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移动通信系统语音业务质量客观评估方法 |
38 |
信息与电子学院 |
王凤云 |
崔嵬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不同约束下直接序列扩频信号捕获算法设计与优化研究 |
39 |
信息与电子学院 |
吴立薪 |
曾涛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星-地双基地SAR成像算法与目标散射机理研究 |
40 |
信息与电子学院 |
张晓菲 |
杨杰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LTE-A中基于信道信息的网络中继性能研究 |
41 |
信息与电子学院 |
赵越 |
胡进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FRFT-OFDM系统峰均比抑制技术研究 |
42 |
自动化学院 |
施星宇 |
马中静 |
电机与电器 |
智能电网中车电互联(V2G)协同问题最优博弈 |
43 |
自动化学院 |
陈荣芳 |
夏元清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火星表面精确着陆制导控制问题研究 |
44 |
自动化学院 |
崔广涛 |
王军政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基于激光雷达与视觉的道路检测技术研究 |
45 |
自动化学院 |
陆晓菲 |
金锋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电磁轨道炮外弹道建模与仿真研究 |
46 |
自动化学院 |
苗双全 |
刘向东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基于输入成型的挠性航天器振动抑制与滑模控制 |
47 |
自动化学院 |
肖风 |
崔灵果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RFID系统中的防碰撞算法及安全认证协议研究 |
48 |
计算机学院 |
杜云凡 |
沈建冰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基于惰性随机游走的超像素分割算法研究 |
49 |
计算机学院 |
樊骏 |
樊秀梅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协作通信中功率分配与中继选择的联合优化方法 |
50 |
计算机学院 |
梁光成 |
廖乐健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基于污点分析的动态漏洞挖掘技术研究与实现 |
51 |
计算机学院 |
刘北辰 |
张文耀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基于稀疏纹纹理的三维流场可视化 |
52 |
计算机学院 |
苏迎娅 |
赵清杰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粒子滤波目标跟踪研究 |
53 |
计算机学院 |
杨郑和 |
祝烈煌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群组密钥协商协议编译器研究与实现 |
54 |
计算机学院 |
庄琨 |
黄河燕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融合多特征信息LDA模型(F-LDA)的微博主题抽取及演化分析 |
55 |
机电学院 |
汪晶 |
李明愉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铬酸钡转化为铬酐和硝酸铬的宏观动力学研究及应用 |
56 |
材料学院 |
孔琳琳 |
张大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三乙酸纤维素超滤膜的改性及其功能化研究 |
57 |
材料学院 |
王茜 |
邵自强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CNFs基柔性电致变色薄膜超级电容器制备及性能研究 |
58 |
材料学院 |
张锋 |
马西兰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静电纺丝法制备无机改性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性能研究 |
59 |
材料学院 |
赵倩 |
张加涛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Ⅱ-Ⅵ族半导体纳米晶的异质结构、掺杂、自组装的精确调控及光电性能研究 |
60 |
化工与环境学院 |
江泰志 |
王振华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闪烧技术在SOFC质子导体电解质中的应用及其机理研究 |
61 |
化工与环境学院 |
李凯 |
杨智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含N、O配体在合成环状配合物中的应用研究 |
62 |
化工与环境学院 |
张栋 |
张存中 |
环境工程 |
高功率锂银电池电化学行为研究 |
63 |
化工与环境学院 |
赵腾 |
陈人杰 |
环境工程 |
高比能锂二次电池用含硫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64 |
生命学院 |
屈虹男 |
李春 |
微生物学 |
利用蛋白支架强化大肠杆菌合成异戊二烯的研究 |
65 |
生命学院 |
郑计梅 |
张建丽 |
微生物学 |
土壤放线菌分离菌株m20T、z8和m16T的多相分类研究 |
66 |
生命学院 |
艾冰洁 |
郭淑元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苏云金芽胞杆菌几丁质结合蛋白的特性研究 |
67 |
生命学院 |
王栋 |
刘桂艳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甘草提取物对PGUS酶促反应的影响及其高效生产GAMG发酵策略的构建 |
68 |
物理学院 |
焦亚龙 |
王锋 |
物理学 |
超快激光诱导下材料的非线性电子动力学响应的理论研究 |
69 |
物理学院 |
杨霈 |
姚裕贵 |
物理学 |
太阳能电池材料CuInS2带隙的缺陷调制研究 |
70 |
化学学院 |
孟玉宁 |
曲良体 |
化学 |
宏观一维石墨烯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
71 |
化学学院 |
孙硕 |
李泽生 |
化学 |
亚氯酸盐歧化酶催化机理的理论研究 |
72 |
化学学院 |
王君 |
杨国昱 |
化学 |
取代型钨氧簇的水热合成及表征 |
73 |
管理与经济学院 |
曹怀术 |
廖华 |
应用经济学 |
能源消耗及其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国际经验研究 |
74 |
管理与经济学院 |
吕懂 |
崔立新 |
应用经济学 |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财政金融动员组合研究 |
75 |
管理与经济学院 |
申程 |
唐葆君 |
应用经济学 |
碳市场价格波动机制研究—sCER与EUA的比较分析 |
76 |
管理与经济学院 |
王邵军 |
赵玉焕 |
应用经济学 |
基于垂直专业化的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研究 |
77 |
管理与经济学院 |
夏芸 |
张纪海 |
应用经济学 |
基于产业链视角的石油动员参与主体博弈关系研究 |
78 |
管理与经济学院 |
王姿懿 |
张跃军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国际石油价格泡沫与价格发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
79 |
管理与经济学院 |
杜荣杼 |
李果 |
工商管理 |
双重结算模式下装配系统供货决策研究 |
80 |
管理与经济学院 |
谢宁宁 |
汪涛 |
工商管理 |
政策协同机制理论及实证研究 |
81 |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
唐信峰 |
贾晓明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农村丧亲个体哀伤过程的质性研究 |
82 |
法学院 |
魏盈君 |
孟强 |
民商法学 |
论公众人物隐私权的限制 |
83 |
法学院 |
聂思聪 |
李寿平 |
国际法学 |
《空间资产特定问题议定书》评析 |
84 |
设计艺术学院 |
梁吉祥 |
冯明 |
设计艺术学 |
人的参与性对产品寿命的影响研究 |
85 |
教育研究院 |
郭君 |
杨东平 |
教育学 |
中国教育类社会组织发展研究 |
86 |
教育研究院 |
韩晓峰 |
周文辉 |
教育学 |
基于学生满意度的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服务质量研究 |